专论与综述

  • 蒸汽回转干铵炉工程设计中主要问题分析及解决

    刘昌林;邓永华;闫涛;

    大连化机设备有限公司与相关单位合作,根据湿铵物料特性,采取工艺及设备改进措施,彻底解决了低温干燥过程中物料粘结、流动性差的问题;但试验中发现,与物料接触采用的双相不锈钢,使用寿命与设计要求相差较大。通过理论及试验数据分析,发现导致材料寿命缩短的腐蚀机理,与干燥过程中炉内气氛的临界湿度相关。提出创新的“不可能三角”理论:(1)控制出料温度在氯化铵干燥所需的温度(如80℃);(2)控制携湿气量主要带走水汽,而非炉内湿度调节;(3)控制炉内气氛远离物料及金属临界湿度。即:要提高材料耐腐蚀性能,炉内气氛必须远离临界湿度,要达到该目的,必须满足条件(1)或条件(2),或同时满足条件(1)、(2)。以上三个条件不从系统及结构上考虑,不可能同时实现。

    2025年03期 No.285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工业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比较研究与工程应用

    朱香玉;

    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SO_2)和氮氧化物(NO_x)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控制其排放已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任务。脱硫脱硝技术主要包括湿法、干法、半干法脱硫,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脱硝工艺。不同技术在脱除效率、经济成本、工艺适应性及副产物处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比较不同脱硫脱硝技术的特点,分析了燃煤电厂、钢铁冶炼和水泥生产等行业的典型工程应用案例,并探讨了技术优化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组合工艺、催化剂改性、智能化控制及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未来脱硫脱硝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

    2025年03期 No.28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氯化铵热分解制备NH3与HCl研究进展

    胡玉珏;陆秋萍;刘雪莉;张琳;

    NH_4Cl作为联碱法制纯碱的副产品,虽是重要的氮肥资源,但因其易造成水体污染、土壤硬化等问题,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联碱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将NH_4Cl与不同的介质进行反应,转化为应用更广的NH_3和HCl,成为联碱企业解决NH_4Cl处理难题的有效策略。对NH_4Cl与金属氧化物、酸性介质和有机介质反应生成NH_3和HCl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详细分析了这些反应的条件和机制,并对NH_4Cl热解制取NH_3和HCl的现有技术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联碱企业探索NH_4Cl的出路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2025年03期 No.28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科学试验

  • 冷凝器锥型换热管的数值模拟

    卞洋;张纬国;

    换热管是影响冷凝器内温度的关键内构件,为了增强冷凝器内部流体和换热管的换热效果,保持冷凝器体内温度与压力均匀分布,设计了一种锥型换热管,利用FLUENT软件对初始普通光滑热管和锥型热管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锥型热管相较于普通光滑热管,其压降损失更小,压力分布更加均匀。对比两管管道内部以及出口处温度,锥型热管外壁与冷凝器流体换热的面积更大,锥型热管管壳温度为65℃,光滑热管壳温度为35℃,换热效果更好。

    2025年03期 No.28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TiO2光催化降解活性大红W-2BR染料废水的工艺研究

    刘辉;董雅鑫;李庆灿;

    研究了TiO_2对活性大红W-2BR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并探讨了染料浓度、TiO_2加入量、光照时间、pH、NaNO_3因素对降解染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活性大红染料浓度为0.352 g/L、TiO_2加入量为1.530 g/L、光照时间150 min时,降解率达到90%以上;而当改变pH后,在酸性条件pH=5.98时有最大的降解率,降解率为80.5%,在碱性条件pH=8.06时有最大的降解率,降解率为85.7%。在酸性条件下,硝酸盐对光催化的降解影响既有抑制也有促进作用;在碱性条件下,硝酸钠盐会抑制光催化的降解速率。

    2025年03期 No.28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制碱动态

  • 海化建成世界最大纳滤膜应用装置

    <正>在山东海化集团纯碱厂纳滤车间,该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刘建路介绍:“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纳滤膜应用装置,日产精制卤水量已突破4.5万立方米。该装置应用了海化自主研发的利用新兴纳滤技术精制卤水代替海水化盐制碱工艺技术,让传统制碱工艺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每年可降本增效近亿元。”据了解,该装置经三期建设,于2024年9月建成。装置采用由海化自主研发的利用新兴纳滤技术精制卤水代替海水化盐制碱工艺技术。经山东省潍坊市科技局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5年03期 No.285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技术讨论

  • 对辊挤压造粒机的原理及氯化铵造粒

    阮旭煜;蔡成立;潘宣宇;

    挤压造粒成型技术是肥料生产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成型工艺,其核心特征在于无需改变原料的组成形态、水分含量及辅助条件。围绕对辊式挤压造粒机在氯化铵颗粒生产中的应用展开研究,系统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成型条件、技术优势及适应性改进策略。研究表明,氯化铵挤压成型的核心条件包括含水率等物料特性,同时需匹配特定挤压压力。针对氯化铵造粒过程设备腐蚀问题,在辊模材料选择、破碎机形状参数以及转速间隙控制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调整。通过大规模生产验证了所提挤压造粒工艺在颗粒成型参数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为氯化铵及其他复合肥的高效成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5年03期 No.285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湿分解法小苏打生产的技术探讨

    吴宏;史恒亮;张洪武;李臣;刘文国;

    山东海化小苏打厂采用重碱湿分解与热碱液回收流程制备工业级与食品级小苏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冷凝液出液不畅,湿分解塔出气窜入调浆桶导致抽气系统压力波动剧烈等问题,采用了增加0.5 MPa蒸汽管网到冷凝液储槽的连通管,将气液分离器出液管线插入到调浆桶A液面以下的解决方法。湿分解液中氨含量约为0.4~0.8 tt,碳酸钠含量约为60 tt,碳酸氢钠含量约为20 tt左右,小苏打产品无氨味。从成本控制、低品质蒸汽消耗、电耗、现场环境、操作难易程度等方面看,重碱湿分解工艺均有其独特的优势。最后,总结了湿分解相比轻质纯碱溶解生产小苏打的优势。

    2025年03期 No.285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利用高压脉冲法查找电缆故障的过程与分析

    刘亚静;

    高压脉冲法作为一种成熟的电缆故障检测技术,通过向电缆施加高压脉冲信号,分析信号反射波形来确定故障位置,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电缆故障检测中。探讨高压脉冲法在电缆故障查找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实测案例,展示该方法在快速、准确地定位电缆故障点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25年03期 No.28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化灰尾气洗涤塔自清洁过滤组件的设计

    尤国成;戴亮;吴王豪;颜彬;

    针对石灰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低品位化灰尾气,采用洗涤塔+引风机技术模式进行余热回收。因化灰尾气夹带少量灰乳,导致化灰机尾气洗涤塔常因垢层堆积而管道堵塞、筛板淤积等问题。为此对现有洗涤塔进行升级改造,在塔体处设计延伸罩壳,使过滤件在延伸罩壳内实现自清洁,同时在塔体与延伸罩壳接口处设计气密元件,稳定塔内气流,避免过滤件大幅度晃动,延长过滤件使用寿命,从而延长化灰尾气洗涤塔的运行时长,提高洗涤效率和经济效率。

    2025年03期 No.28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Ni对高硅固溶STQNiCr球墨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吴娜;焦凯;史国庆;

    采用冲入法研发了不同Ni含量的高硅固溶STQNiCr球墨铸铁。分析了Ni含量对铸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含量在3.45 wt.%~3.55 wt.%、Si含量在3.30 wt.%~3.50 wt.%、Cr含量在0.65 wt.%、Ni含量在1.5 wt.%时,材质性能最好,珠光体含量可达70%,且基体中没有碳化物;随着Ni含量的上升,珠光体含量上升,可以显提升铸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但会降低铸件的延伸率;Ni含量2 wt.%时,铸件的基体组织出现莱氏体,延伸率急速下降,韧性不能满足材质的要求。

    2025年03期 No.28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经验交流

  • 井下循环制碱生产中废液澄清压滤系统改造

    胡恒瑞;李少杰;

    介绍了苏盐井神三分公司废液压滤工段的几项改造措施。一是清钙液封闭储存。新建500 m~3封闭式储桶,在储桶底部增设底流泵以保证泥耙稳定运行。二是压滤系统改造。通过自制固液分离抽拉装置及增设喷淋刮泥板等改造,成功消除了滤液和滤饼混流。三是废液分砂改造。采用旋流和螺旋分砂工艺,不仅降低了固体碱渣产生量,还解决了废液含砂对管线和泵的冲刷问题,成功了实现了“浆料稳定增量输送”的目标。

    2025年03期 No.285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湿法电除尘在凉碱尾气系统中的应用

    么宏伟;

    为回收凉碱放空尾气中残留的少量碱尘,实现对凉碱尾气的深度治理,在纯碱行业中首次开展了湿法电除尘工艺应用于凉碱尾气治理的尝试。设计适配的尾气、冲洗水、绝缘箱伴热工艺流程,并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二次电流升高、闪络次数增加、冲洗水流量降低、二次短路跳车等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应用该工艺后,凉碱尾气含尘量从平均26.5 mg/m~3降低至3.2 mg/m~3,每年可回收碱尘6.84 t,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后续含尘尾气治理与回收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5年03期 No.285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化工管道泄漏监测与科学防护

    贺军龙;朱瑞;

    化工管道泄漏事故对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构成重大威胁,科学的油气储运技术是防范事故的关键。通过实验分析管道材质劣化、应力腐蚀开裂等泄漏因素,建立了基于声发射和光纤传感的泄漏监测模型。实验数据表明,复合监测方案可将泄漏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优化储运工艺参数,调整防腐、绝缘保护措施,使管道使用寿命延长30%。研究成果为化工企业管道泄漏防控和油气安全储运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03期 No.285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低温甲醇洗在重庆湘渝盐化30万t/a合成氨装置的应用

    史桂青;高志博;

    介绍了佳纯低温甲醇洗技术在重庆湘渝盐化有限责任公司运行状况,首先阐述了低温甲醇洗技术的工艺流程,分析了该技术在合成氨装置中气体净化的优势,总结分析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高硫工况尾气超标、酸性气经冷却器冷却后温度高、热再生塔塔顶冷却器内漏等工艺、设备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设备改造和不断优化工艺参数,解决了上述问题。

    2025年03期 No.285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和小苏打循环经济项目总结

    宋昌杰;

    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和小苏打循环经济项目是利用曼海姆法生产硫酸钾,副产品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产氯化钙,副产的CO_2与纯碱反应生产小苏打。该项目充分利用了系统的热能:硫酸钾系统利用曼海姆炉的热烟气的热能加热燃烧的空气,年余热利用量为17 420 GJ;氯化钙系统利用氯化钙蒸发器加热室的二次汽、蒸汽冷凝水闪发二次汽等热能加热物料及流化空气,年余热利用194 342.1 GJ。本项目小苏打利用生产氯化钙副产的CO_2,年减排CO_2量为209 52.4 t;利用氯化钙二次汽冷凝水吸收硫酸钾装置的氯化氢气体制得盐酸,年减少水排放6.4万t。

    2025年03期 No.285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污泥焚烧灰渣资源化利用研究

    田东磊;

    系统研究污泥焚烧灰渣资源化技术,聚焦酸提取、研磨改性及磷回收三个方面。针对磷回收难题,提出0.5 mol/L硫酸酸提工艺(液固比10∶1、60℃),磷溶出率达92.3%,分步酸浸技术将高Fe/Al灰渣回收率提升至95%。结合盐酸-草酸混合酸(3∶1)与锆基磁性吸附剂(45 mg P/g),磷选择性提升至98%,制得工业级磷酸(纯度>99%)。研发立式辊磨技术使灰渣研磨至D50=25μm,能耗降低15%~20%,改性灰渣替代15%~20%水泥制备C30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42.5 MPa。灰渣基透水砖(掺量35%)透水速率1.5 mm/s,磷转化为鸟粪石(纯度≥90%)及羟基磷灰石吸附剂(Pb~(2+)吸附量180 mg/g)。针对重金属稳定化(浸出浓度<0.1 mg/L)与电化学分离高能耗(8 kWh/kg P)的技术瓶颈,阐述了膜分离与智能控制集成方案,希望推动灰渣资源化向低碳高效转型。

    2025年03期 No.285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